
北凉王府,梧桐苑。
时值深秋,寒风瑟瑟。
院中,一名身形高大,却面容呆滞的少年,正痴痴地望着不远处的一株老槐树。
少年约莫十一二岁,与那徐龙象生得几乎一模一样,只是眼神空洞,嘴角还挂着一丝晶莹的涎水。
他便是北凉王徐骁的另一个儿子,徐天象。
与力能扛鼎,武痴成狂的徐龙象不同,这徐天象,打小便是个痴儿。
除了吃,便是睡,整日里浑浑噩噩,不知所谓。
徐骁曾遍寻天下名医,甚至连那御医都请来过几位,可最终,却都束手无策。
久而久之,徐骁也只得放弃,只盼这痴儿能够平安长大,便已足矣。
此刻,徐天象的目光,却死死地盯着那老槐树上的一片枯叶。
那枯叶,早已泛黄,边缘处,甚至已经开始卷曲。
一阵秋风吹过,枯叶摇摇欲坠,最终,还是没能抵挡住风的力量,打着旋儿,飘落而下。
就在枯叶即将落地的那一刹那,徐天象的眼中,却陡然爆发出了一团精芒!
那精芒,璀璨如星辰,深邃如宇宙,哪里还有半分痴傻的模样?
“风……落叶……旋转……轨迹……”
徐天象口中,喃喃自语着,声音虽然依旧有些含糊不清,但却多了一丝莫名的韵律。
与此同时,他的身体,也开始微微颤抖起来。
一股玄之又玄的气息,自他的体内散发而出,引得四周的天地元气,都开始朝着他汇聚而来。
若是此刻有高手在此,定然会震惊地发现,这徐天象,竟然在不知不觉中,进入了传说中的顿悟状态!
而且,还是极其罕见的,无限顿悟!
要知道,顿悟这种事情,可遇而不可求,哪怕是那些天资卓绝之辈,一生之中,能够有一次顿悟,便已是天大的机缘。
而这无限顿悟,更是只存在于传说之中,从未有人真正见过。
可偏偏,这无限顿悟,就出现在了徐天象这个痴儿的身上!
随着天地元气的不断涌入,徐天象的身体,也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他的骨骼,变得更加坚韧,他的经脉,变得更加宽阔,他的肌肉,变得更加强壮。
原本有些佝偻的身躯,也渐渐挺拔起来,宛如一株青松,傲然挺立。
不知过了多久,徐天象眼中的精芒,缓缓消散。
他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,那气息,竟如白雾般,在空中凝而不散,足足持续了十几个呼吸,方才缓缓消散。
“呼……”
徐天象感受着体内澎湃的力量,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了一丝欣喜的笑容。
虽然这笑容,看起来依旧有些呆傻,但却多了一丝灵动。
“黄龙……桩……”
他口中,再次喃喃自语,声音虽然依旧含糊不清,但却充满了坚定。
下一刻,他双脚分开,与肩同宽,双手缓缓抬起,在胸前虚抱成圆。
他的姿势,看起来有些笨拙,甚至有些滑稽,但却隐隐与刚才那枯叶旋转飘落的轨迹,有着几分相似之处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徐天象的动作,越来越流畅,越来越自然,越来越圆融。
他的呼吸,也变得越来越悠长,越来越深沉,越来越均匀。
他的身体,仿佛化作了一个巨大的漩涡,不断地吞噬着四周的天地元气。
而他的气息,也变得越来越强大,越来越浑厚,越来越深不可测。
不知不觉中,徐天象已然进入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。
他的眼中,再无他物,只有那旋转飘落的枯叶,只有那玄之又玄的天地至理。
他的心中,再无杂念,只有那不断完善的黄龙桩,只有那不断攀升的武道境界。
时间,仿佛在这一刻静止。
不知过了多久,也许是一天,也许是两天,也许是三天……
当徐天象再次睁开双眼时,他的眼中,已然是一片清明。
“黄龙桩,成!”
他轻喝一声,声若洪钟,震得四周的树叶,都簌簌作响。
与此同时,他的身体,也猛然一震,一股强大的气势,自他的体内爆发而出,席卷四方!
先天!
一步入先天!
这徐天象,竟然凭借着无限顿悟,自创了一门黄龙桩,并借此,直接从一个毫无修为的痴儿,一跃成为了先天高手!
这等天资,这等悟性,简直是骇人听闻!
若是传扬出去,恐怕整个江湖,都要为之震动!
“这小子莫非一直在藏拙?”
就在这时,一个突兀的声音,在徐天象的耳边响起,把他吓了一跳。
只见那徐凤年不知何时,竟是已然站在了梧桐苑中,此刻正瞪大眼睛,上下打量着徐天象.
徐天象看着眼前之人,眼神中闪过一丝迷茫,随即,开口说道。
“哥……哥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