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名看着沧桑且面上带着凝固和半凝固的鲜血,二十六七岁左右的青年将军,无力背靠着敌人如山的尸体,看着面前带着伤的八名下属,似乎回忆起了从前。
大虞王朝,景和二十九年,风调雨顺,但国不泰民难安。
外有北国新莽虎视眈眈,南有蛮人陈国鹰狼之相,西有西绒蕃国军戈待发。
景和二十九年末,景和帝昭令镇北侯、勤西侯、怀南大将军着其之送家眷入京,断后顾之忧,安心御敌。
景和三十年初,有一双马之车架,自梁州而出,往帝京中州而行。
车架之中一少年郎,形神怠慢,却难掩清澈双眸秀丽之面相,右眼桃花之痣使之女子谓惜之,双手之指修长但虎口隐约有茧,时而谓之“何地”。
随行侍卫十八人,皆为青壮,面色冷峻,其眼远眺略带杀意,形体孔武有力,以骑行,看似为军营之身。
侍女两人,一人俏皮可爱,一人端庄,面容姣好。
伴身车架前之侍卫为十八卫之长,回声呼应道:“小侯爷,过了泗水城便入了中州地界了”。
原来这一车架是为勤西侯沈霖独子沈景入京的车架。
沈景哭嚎着道:“娘亲嘱咐我在外不得失了侯府公子之样貌,可一个多月以来天天马车里坐着,快疯了都”。
俏皮丫鬟道:“那下车走走”?
沈景脸色一变双手后背,沉声道:“夏雨甚得吾心,冬雪长点心啊”。
冬雪恭维道:“是是,如若侯爷在此,一定大赞少爷有将门之风”。
在三人谈笑之间,侍卫长插话道:“小侯爷,前方二里地,有一茶棚”。
沈景模仿着沈霖的语气:“沈孟,通知各位弟兄去茶棚休憩片刻再赶路”。
沈孟懂得自家的小侯爷的性格,随后道:“侯爷如若知道小侯爷有大将之风一定大感欣慰”。
沈景看了沈孟一眼道:“去去去”。
京城里一座背靠天虞山坐北朝南的宫殿群里一座挂着“乾清殿”三个字的宫殿里,一位气势凌人的老人正在处理凑折时,问道:“三家之人到哪了”?
一位面色无须的老着回答道:“回陛下,算着时日,应该已经进了中州地界了”。
问话的正是当今大虞的皇帝,景和帝,而回答的正是如今的掌印大监刘公公。
景和帝继续道:“那三个小子到了以后安排他们进稷下书院吧”!
刘公公道:“是,陛下”。
晴空万里,有着三架马车分别从西、北、南门进到了京城之中。
沈景在家仆带领下了解在京城的勤西侯府。
傍晚时分,沈景带车夫的带领下往皇宫复命。
在皇宫的大门口遇见另外两位一同复命的人,简单的打过招呼就没有然后了,毕竟大家都不熟悉,打招呼也是出于礼貌。
镇北侯王行之子王寻身段孔武有力,面容也比较中肯,而怀南侯瞿颌之子瞿归倒是长得比较像南方书生那般,看着不太像将门之人。
三人在黄门太监的引领下在皇帝的乾清宫拜见了景和帝。
在乾清宫里互相客套一下,领着进稷下学宫命令出了宫门。
俗话说独在异乡为异客,夜静最是催泪引,这是沈景十八年来第一次离开有他父母的地方,一个人靠在假山看了一夜的月亮。清晨夏雨和冬雪才知道自家少爷看了一个晚上的月亮,愧疚的站在假山附近。
沈景笑着说道:“今天好好休息,明天我带你们逛逛京城,后天去学宫报道”。说着也不顾两人独自走了。
夏雨道:“少爷怎么不让我们看脸”。
冬雪无奈的拉着夏雨走了!